3月8日上午,青岛市博物馆国韵学堂教室里琴音袅袅,“国韵学堂”之首期古琴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隋永琦馆长在简短的开班仪式上致辞,希望大家能学在“乐”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培训班完全免费,由志愿老师青岛琴人蔺学杰执教,十七位学员各自坐在古色古香的琴桌前认真听讲,四个月的培训课在蔺老师弹奏一曲婉转悠扬的《良宵引》中拉开序幕。
蔺学杰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自2004年首次接触古琴,师从广陵派传人姜抗生和诸城派琴家庞雨珠,出于自身热爱,后来也研究琴学,进而斫琴、教琴,这次被市博物馆延聘为首期古琴培训班授课老师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广搜资料,编辑一册《青博古琴问阶》教材,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首先分发给学员们。其中不但详述了古琴的构造、调式与定弦、弹奏的指法与姿势,还收录了十首古琴谱,其中五首选自市博所藏上世纪30年代即墨李宣三刊印的《琴学管见》琴谱,是馆藏文物的一种新形式的研究利用。第一课从古琴的发展演变、流派传承讲起,进而讲到古琴的制作工艺,由于大部分学员家中尚无古琴,还介绍了古琴的选购常识。而从一周后的第二节课开始,课程将正式进入抚琴弹奏阶段。
古琴公益班是青岛市博物馆丰富“国韵学堂”内容的新尝试,消息一经发布,十个名额当日即被报满,后来不断有学员要求旁听,以致3月8日的开班课汇聚了十七个人。这些学员均为成年人,大都是古琴的爱好者,但对于深奥的古琴又不知师从何人,因而多数人甚至没有触摸过古琴,也有数位学员已有一定功底,想藉此机会更进一步。十多个人的大课对于古琴的学习也是一种挑战,蔺老师将根据学员的水平将他们分为三组,从最基本的指法开始讲起,以期四个月十六节课后,每位学员可以基本掌握三首曲目的弹奏。
青岛市博物馆国韵学堂自2012年开办后,已先后开设了国学、书法、国画和古琴培训班。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我国首批入选世界非遗的古琴的培训,该馆一直既慎重择师又积极推进,也希望借此契机,在今年成功举办古琴新年音乐会的基础上,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推出一期琴学雅集活动,从而聚拢岛城的古琴爱好者,增进交流,复兴弘扬古琴文化。此外,“琴棋书画”四艺目前尚有“棋”之一项未曾寻得良师,该馆也希望有志奉献社会心力的围棋高手能够在博物馆开班讲学,传承棋道。
(青岛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