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前来山西博物院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据统计,“五一”当天山西博物院接待量为4000余人次。为迎接“五一”假期,我院相继推出了临时展览“江山如画——钱松喦画展”和“溢彩流光——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也在“五一”节前启动。节日期间,山西博物院展开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广大观众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到更多展厅和文物的相关知识。
为配合“溢彩流光——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4月27日至5月1日,山西博物院从贵州邀请相关人员在主馆一层进行歌舞、蜡染、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每场表演都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驻足观赏,少数民族的心灵手巧与能歌善舞引得在场观众不禁惊叹与赞美。
“瓷乐坊”常规体验活动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正式开放。“瓷乐坊”体验区持续三天的拉坯体验活动带领观众感受了陶土的魅力;釉上新彩与釉下青花瓷盘的绘制活动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动手活动。参与者在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陶器发展,体验了陶器成型的过程。
“定时定点”免费讲解活动也在4月29日正式启动。共推出“晋式青铜器和晋国史”、“余音绕梁话编钟”、“青铜云图——从动物纹饰看气候变迁”三个不同主题。本次的专题讲述与平时的常规讲解不同,不仅突破了展厅的界限,更加深入的对讲解主题进行探索研究,而且还与现场观众进行大量的交流互动。活动采取提前预约与现场参与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前来聆听。
“五一”期间,来博物院参观的群众比以往更加密集,山西博物院志愿者们和小小讲解员们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牺牲自己的休息的时间,为广大观众服务,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话语、熟练的讲解为远道而来的观众做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解说。此外,山西博物院在微博与微信平台上,积极宣传展览和活动,并与观众展开在线互动。
据悉,以上活动在“五一”过后,还将继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