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重要的文物收藏单位,辽宁省博物馆始终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通过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共同策划主办“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特展。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是东北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特展。经过积极筹备,展览将于5月18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期3个月,通过展览的举办,传播敦煌文化,弘扬敦煌学术精神、莫高精神,为散藏敦煌文献的整理、赓续中华文脉、振奋民族精神贡献辽宁力量。
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支持单位包括辽宁省图书馆、旅顺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展出展品共计260余件(组),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包括辽宁地区收藏的珍贵敦煌文献及相关文物、手稿等共110余件(组),其中90%以上系首次展出。又从敦煌研究院调集了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文献以及王子云、董希文、常书鸿、李浴、段文杰、常沙娜等名家临摹的敦煌壁画等,囊括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为丰富展览的内容和形式,精选1:1原大复刻莫高窟经典石窟4座,入选《国家宝藏》的敦煌第220窟的南、北壁壁画(复制)也同时参展。此外,“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成果也将在展览中呈现。展览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1、22号展厅,展厅面积共2520.6平方米,展线长度268米。
敦煌藏经洞自1900年发现之后,斯坦因、伯希和、橘瑞超、奥登堡等人先后造访敦煌探险寻宝,致使大量的敦煌文献流散各方。敦煌文献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国北京、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英国伦敦和日本大阪、东京等世界多地公立、私立博物馆、图书馆中。就国内敦煌文献的收藏数量而言,以京津、江浙沪以及甘肃地区最为可观,而就文献的价值而言,辽宁省博物馆则堪称敦煌文献收藏的重镇。2019年以来,依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及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科研课题,辽宁省博物馆依靠自身研究力量,对馆藏的敦煌文献展开了系统的整理与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此次展览即是该项整理与研究工作转化的重要成果。
(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