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中文版)专家评审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李雨涓、时雪冰出席会议。王奇志、果美侠、李岗、步雁、张秀福等评审专家与会,艾静芳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2024年,在联合国残障人权利伙伴关系的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中国博协发起了“为残障人士构建无障碍博物馆”项目,编制《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是其中的重点。项目组自6月起开始中英双语版《指南》框架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教科文组织邀请国际国内专家和残障人士团体对框架文本进行了审阅,提出修改建议。日前,项目组完成了《指南》初稿。
专家听取了项目整体情况、编写框架和细则的汇报,认真审阅《指南》文本,从多种专业角度进行了探讨。吕世明会长特别对本项目在中国乃至国际博物馆范围开创性的意义表示充分肯定,并强调博物馆在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时应倡导“权利”“平等”“通用”“便捷”“自如”五点要素,展现出博物馆对人权的赋能效用。刘曙光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指南》重在理念的宣导和文化的传播,不仅应为博物馆相关实践提供参考,还要引导本行业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社会职责,加强残障人士对公共文化服务和美好生活的信心,体现积极健康的社会发展理念,并在国际交流中树立良好形象。
参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设计合理,内容全面,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对《指南》初稿提出了详细修改意见。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完善《指南》内容,并协调残障人士和相关服务人员对文本可操作性做进一步论证。根据工作计划,《指南》将在今年10月下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上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