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展览与活动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14

图片

9月30日,作为西夏陵申遗成功后的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展览,“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携103件/套西夏文化遗产亮相首都博物馆,带你穿越千年时光,走近西夏历史,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宁夏自古就是各民族频繁交往交流交融之地。早在7世纪,居住于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草原上的党项族逐渐内迁至今甘肃东部、宁夏和陕西北部繁衍生息,他们是中国古代羌族的一支。公元11至13世纪,党项族建立西夏,又称“大夏国”“大白高国”等。前期与辽、北宋,后期与南宋、金朝并立。辖境最大时包括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内蒙西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的部分地区。西夏积极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凭借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统一及群族融合。境内党项、汉、吐蕃、回鹘、鞑靼、契丹、女真等民族在经济上互补互惠,文化上互学互鉴,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

本展览通过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西夏文物精品彰显出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实证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序章

本次展览的最开头,带你穿越时空,走进千年前的西夏:了解西夏的历史变迁,西夏的建立与兴衰历程,以及西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特性。

13-54-1807321957146391.jpg

第一单元:共铸“中国”统序

通过相关文献展示,体现西夏在政治方面对“中国”的认同,及其“华夷共祖”的观念。展出文物同样印证了西夏在官制、军制、礼制、律法等方面对隋唐以来中华传统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3-54-1904741943322750.jpg

第二单元:共享“中国”繁华

从经济角度切入,阐释了西夏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在制瓷、印刷、金属铸造、纺织等行业及商贸方面同周边地区联系密切,特别是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互补更为突出。通过大量实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西夏器物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交融。

西夏建立后积极学习中原制瓷技术,发展制瓷业,受北宋定窑系、磁州窑系和耀州窑系的影响颇深,逐渐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陶瓷体系。西夏瓷器从装饰题材和制作技法上都体现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见证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西夏的金属器工艺精湛,纹饰优美,直接继承了中原熔铸、锻造技术,按质地可分为金银器、铜器、铁器等,用途涉及贸易、生活、宗教等领域,在纹饰风格和文化特征方面都体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13-54-190743338872302.jpg

第三单元:共创“中国”之美

文化认同是“中国”认同的核心要素和深层动力。第三单元就通过对西夏社会的语言文字、儒释道文化、多元艺术和服饰文化四个方面,多方位地展示中华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13-54-200805-186697952.jpg

第四单元:共遵“中国”陵制

展览的最后一单元邀请参观者走近重要文化遗产——西夏陵,通过出土文物及图文展示出陵园的建筑形制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介绍了西夏陵的保护传承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情况,展现了西夏陵的整体概况和重要文化遗产价值。

13-54-2106241254359408.jpg

高大的鸱吻与肃穆的力士彰显王朝气象,精美的花砖与灵动的迦陵频伽凝结建筑匠心,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是今人与西夏文明的跨时空对话;每一件文物,皆是西夏人为中华文明基因库留下的独特瑰宝。

从“西夏”到“宁夏”,西夏已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黄河之水仍在贺兰山下滔滔奔流,各族人民仍在这片土地上赓续奋斗,共同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壮阔历程,昭示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生不息。

(首都博物馆)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