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期间,“共生·共享·共建: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博物馆与社区”论坛同期举办,论坛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委会与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聚焦新时代博物馆与社区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围绕“联结的力量:博物馆赋能社区文化提升的新可能”和“变革的机遇: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和新路径”两大主题展开探讨。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以《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纽带的实践路径》为题,介绍了通过打造文化“博物馆经济圈”和“海上流动博物馆”等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创新的实践经验;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导高蒙河从考古学视角,探讨了博物馆与社区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双向奔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彭文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为例,阐释了“大历史+小专题”展览体系如何为观众开辟文明诠释新视域;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科研基地主任潘力系统论述了“博物馆传播力”建设,提出深化媒体合作、创新视觉表达等四大提升路径;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汪涵从社会力量参与角度,探讨了博物馆与社区的共建共享;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无障碍部门副主任丹尼尔·舒尔茨聚焦博物馆包容性建设,分享了将无障碍设计纳入初期规划的系统化路径;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介绍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实践;相关专家还就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与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博协博物馆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郑奕主持。


馆长对话环节,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岱娜、南方科技大学博物馆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邓嘉萍围绕“博物馆与社区协同发展”展开深度交流,分享了社区文化活动策划与公共服务延伸的成功经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赵峰、中国博物馆协会国际项目顾问帕特丽夏・罗德沃德、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研发组科长李颖翀、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专员李晋芳则以“变革中的博物馆发展路径”为方向,探讨了差异化发展与可持续创新的实践方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李文初、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旅游处副处长杨敬主持馆长对话环节。平行论坛上,还正式发布了“国宝楚帛书”专刊·《艺术收藏与鉴赏》44期。
论坛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案例的深度结合,为推动博物馆与社区从“单向服务”迈向“双向赋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与社区关系贡献了重要智慧。
(汤世芬、谢晓婷、陈云柯、孙路遥、李婷、陈梦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