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拜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4时),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7届大会在迪拜世贸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国际博协主席艾玛・纳迪、国际博协总干事美迪亚・埃克纳、国际博协阿联酋国家委员会主席兼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区域中心副主任纳西尔・达尔马基分别致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吴旻,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代表、中国博协副理事长陈瑞近,国际博协执委、中国博协副理事长赵丰,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等出席开幕式。

国际博协主席艾玛・纳迪致辞
艾玛・纳迪主席表示,本次大会是全球博物馆界的盛会,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千名专业人士齐聚迪拜,践行博物馆无国界的理念。大会聚焦变革时代博物馆的引领作用,围绕社群联结、遗产保护、跨文化包容展开探讨,将影响未来博物馆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她代表国际博协感谢所有参与者的付出与信念,并倡议全球博物馆人以本届大会为契机,秉持开放包容态度,深化多领域协作、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让博物馆成为促进文明互鉴、服务公众的活力空间。

埃克纳总干事感谢全球博物馆界同仁的参会支持。纳西尔・达尔马基主席分享了阿联酋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践与创新。



迪拜文化艺术局主席谢赫・拉提法・宾特・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阿联酋文化部长谢赫・萨利姆・本・哈立德・阿勒卡西米阁下、阿联酋外交部国务部长努拉・宾特・穆罕默德・阿勒卡比阁下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分享了阿联酋及迪拜在文化传承、艺术创新领域的成果,以及未来深化文化生态建设、拓展国际艺术交流的规划,强调将以沉浸式创新为核心载体,融合传统与现代表达,传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交流互鉴的主旨,为全球文化合作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的专业对话环节中,埃克纳总干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文化和紧急情况处主任克丽斯塔・皮卡特围绕“人工智能与博物馆:从愿景到全球行动”展开深度对话,聚焦人工智能与博物馆的融合发展,探讨数字技术迭代背景下,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存、价值阐释及故事传播方式上的深刻变革。
主旨发言环节,普拉特学院考古学家乌兹玛・Z・里兹维博士分享了数据可视化在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她提出,学术研究需打破殖民视角主导的知识体系,借助该技术整合多源信息、吸纳本土及边缘群体经验,构建多元视角方法体系,让考古叙事更完整真实。迪拜世博城执行创意总监兼大会开幕活动演出总监阿姆娜・阿卜杜拉・阿布胡勒详细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及多元文化展演的创意构思与落地细节。迪拜未来博物馆执行馆长马吉德・阿勒・曼苏里、荷兰国家博物馆创新实验室埃维塔・格特施围绕科技融入博物馆内容与展示进行分享,探讨如何为观众打造兼具未来感与探索性的创新体验。






大会按惯例设有博览会,十余家中国文博机构积极参展,涵盖博物馆、高校、文化遗产机构、企业等,集中展示我国近年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数字化、设备设施研发、文博IP转化等领域的成果。现场通过实物、互动装置、数字影像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国文博事业的活力。
作为1946年国际博协成立以来,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的大会,本届迪拜大会立足阿联酋的丰富文化底蕴,同时面对全球社区与博物馆的动态格局,设置了系列主题交流活动。会议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力量赋能、新技术兴起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凝聚全球力量,共塑博物馆与社区的未来,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支柱作用。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专业人士,50余名来自中国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博物馆协会 林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