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木梳诞生记”冬令营火热开营

发布日期:2016-01-29

1月26日,由常州博物馆和常州广播电视台云合传媒合作开展的“木梳诞生记”冬令营正式拉开帷幕,40余名小学生参加了第一期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以国家级非遗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邢粮为首的团队担任指导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木梳的奇妙世界。

活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个环节,邢粮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传承千年的宫梳名篦》的知识讲座,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的图片将常州梳篦的概念、发展历史、艺术内涵等娓娓道来,使大家对常州梳篦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把木梳需要经过选材、煮梳坯、砂面、上光等28道工序方能制成,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小学员们将依次体验其中的开齿、抛齿、划线、锯背、描绘等五道主要工序。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序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开齿需要全神贯注、掌握力度,抛齿需要胆大心细、眼明手稳,划线、锯背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指导老师的动作,有模有样地操作起来,俨然一副老手工艺人的姿态;暂没有轮到体验的小朋友,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欢快。

经过前四道工序之后,大家手中的木梳都初具雏形,最后一个步骤是要在梳子上画出一幅“熊猫吃竹”图。黑白相间的毛皮、青翠欲滴的竹子……大家一笔一划,描绘得格外仔细。经过一番努力,一大一小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竹子的形象就跃然而出。大家手捧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纷纷拍照留念。

本次活动首次把制作木梳的主要机器搬到活动现场,让大家体验一把梳子从毛坯到成品的“诞生”过程,内容更多元、更深入。据悉,参加这次活动的学员还能获得由常州博物馆颁发的“非遗小传人”证书。

博物馆是一个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场所。近年来,常州博物馆一直致力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常州博物馆 丁晨玥 陈丹 刘莹)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