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杭州市金成外国语小学的121名同学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科学探索实践活动。
这些同学来自6年级的4个班级,每个班级又分为4个小组,分别探索16个不同的自然科学问题,其涵盖了植物、动物、生态、多样性以及我们如何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自我探索的同时,结合实物、图版、多媒体信息栏,同学们纷纷向我馆讲解员提出问题“老师,动物标本是如何制作的呢?”“老师,这里哪些是濒危的鸟类呢?”我馆讲解员逐一耐心地做出了解答。探索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通过整理制成ppt,自己扮演老师,为其他组的同学讲解了自己所研究探索的课题。
本次活动,将学校课程和博物馆资源融合,通过同学们自己寻找探索,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起同学们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并对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以及两栖动物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课堂中,同学们还通过填写知识卡的方式,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金成外国语小学的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打破了学校课堂沉闷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趣味性,应该多多进行与开展。暨金成外国语小学于我馆开展4年级的矿物岩石课程活动以来,本次已是我馆与金成外国语小学的第二次合作。此次活动将小学6年级科学生物多样性主题课程搬进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并通过一天在博物馆中探究性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再次验证了学校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展沉浸式的课程学习模式和馆校分工协作合作形式的长效性。今后双方还将继续合作探索其它年段科学课程与博物馆资源的结合。
(浙江自然博物馆 陈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