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临沂市博物馆馆藏出土饱水木漆器修复保护研讨会在临沂市博物馆隆重召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实施的“临沂市博物馆馆藏出土饱水木漆器脱水加固定型保护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顺利结项。
2011年6月临沂市博物馆委托湖北省博物馆编制《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馆藏出土饱水木漆器保护方案》,内容包括1978年10月在金雀山中部发掘的西汉时期的周氏家族墓群、1983年12月在金雀山西北侧发掘的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2003年4月在位于临沂市洗砚池街北侧发掘的洗砚池晋墓出土的93件(套)饱水木漆器。2012年5月该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12月湖北省博物馆开始对这批饱水木漆器进行脱水加固定型保护。
研讨会上,李澜副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汇报了该项目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采用的方法与取得的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澜和研究馆员程丽珍牵头组成项目团队,采用陈中行研究员研发的乙二醛复合液法对此批木漆器进行脱水保护,并运用部分新技术新材料对脱水后的器物进行了修复。历经两年时间,还原了这批器物在造型、雕刻、彩绘等方面的原貌,展现了我国汉代漆器艺术的卓越成就,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专家组对湖北省博物馆实施的该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本项目是乙二醛复合液法脱水加固定型出土饱水木漆器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又一次成功应用,本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饱水木器漆保护修复保护领域获得又一项原创性成果。专家一致同意对该93件(套)木漆器进行验收,并移交临沂市博物馆。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潘路、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卢衡、山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杨波、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技术部主任吴双成、临沂市文物局书记岳伟、临沂市博物馆馆长王培晓、副馆长李斌,以及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文保部副主任江旭东博士、程丽臻研究员和李澜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