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博物馆学大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2015年度“常博大讲堂”第九讲:植物考古学在古人类食谱和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5-12-01

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人们在现代社会接触到玲琅满目的食物品种,但它们从哪里来、什么时候进入人类的餐桌、又为什么会被人类选择和钟爱呢?11月27日,“常博大讲堂”2015年度第九期业务讲座如期开讲,博物馆保管部吴文婉博士带来了题为《窥食:植物考古学在古人类食谱和农业研究中的应用》的讲座,就植物考古在研究古人的生业方式、农业起源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博物馆全体员工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吴文婉从科技考古、植物考古及其研究方法入手,以典型案例为演示,介绍怎样用考古学材料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人类食谱和农业发展等问题,并探讨了中国早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最终“南稻北麦”农业生产格局的形成过程。她认为,食物的驯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复杂实验过程,人与植物之间不仅是单纯的取食关系,人类还对环境景观等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植物考古可以为我们认识常州地区的古环境、聚落经济形态、农业生产及常州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等方面提供许多更深层的认识。

植物考古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并取得丰硕成果。讲座最后,常州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钱潮对本次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新的研究方法和成功的研究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现代考古学研究的潜力和能量,也为我馆今后考古科研的工作方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

(常州博物馆 杨赛 王桦)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