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广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的华阳灯塔与赤瓜灯塔, “照亮”了中国航海博物馆。由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捐赠的华阳、赤瓜两灯塔模型今日入藏中国航海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航标类藏品将进一步丰富,有助于社会观众了解更多关于航标事业发展的历程,同时关注南海建设与南海安全。
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徐祖远向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颁发捐赠证书。
此次在南沙填出的华阳礁、赤瓜礁上建造2座大型灯塔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灯塔点亮的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灯,照亮的是祖国强盛的未来,显示的是国家实力与主权。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军与中交集团的三方努力下,华阳灯塔与赤瓜灯塔在今年10月9日发光并投入使用,发挥海上导航与履行国际公约的两大作用。华阳礁、赤瓜礁距离三亚都超过600海里,气象条件多变,作业不得不面临高温、高辐射、高湿度、高氯离子和缺淡水、缺土壤的恶劣环境,所以灯塔施工难度很大,自建造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137天后,所用工期最短的2座灯塔却具有最先进的技术,塔高50公尺夜间发白光,灯光射程22海里,安装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和甚高频(VHF)基站。这两座灯塔的建成,填补了南沙水域民用导助航设施的空白,大大改善了南海水域通航环境,可为航经该水域的各国船舶提供航路指引、安全信息、应急救助等公益服务,降低船舶航行风险,减少海损事故发生。据悉,中国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南海诸岛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南海水域海上安全链,编织航运安全网。
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航海专业综合性博物馆,以继承和弘扬航海文明为宗旨,是我国航海文化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与航海历史研究阵地,也是航海文化交流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人展示中国航海技术的最新发展进程,展示海上人道救助的辐射能力,展示中国所承担的大国义务,是中国航海博物馆肩负的光荣使命。中国航海博物馆必定展示好华阳与赤瓜两座灯塔模型,让南海的灯塔在更多的人心中发光发亮,感受国家的强大,感受到海上保护国家主权的重要,并唤起人们对蓝色海洋的梦想,共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馆内还藏有鹅銮鼻灯塔模型,该灯塔原型是位于垦丁国家公园内的鹅銮鼻灯塔,是台湾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曾一度被认为是台湾最南端的标识,有“东亚之光”的美称。此外,正在博物馆内展出的还有上海青浦的“泖塔”、远东第一灯塔“花鸟山灯塔”、辽东半岛最南端黄渤海交界处“老铁山灯塔”、琼州海峡西口“临高灯塔”等模型,这些灯塔均有百余年历史,被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