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路——大西北遗珍》在宁夏博物馆三楼展厅展出。展览于9月1日预展,9月6日正式开展。展出时间9月1日至12月1日。
两千多年前,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交通古道,成为沟通东西方商贸和文化的重要通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就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宁夏,曾经是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和商埠重镇,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正在建设开放宁夏、着力打造中阿合作先行区、内陆开放示范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开放宁夏的题中之义。为此,在2015中阿博览会召开之际,宁夏博物馆举办了2015中阿文化艺术展示周——“丝路之路”大西北遗珍展,旨在通过展示西北五省区十六家文博单位的201件(组)珍贵历史文物,多层面、立体化地向观众展示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让广大观众在真切感受丝路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沟通东西文明的历史功绩同时,并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进一步增进宁夏与丝路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开放宁夏建设助力增彩。
(宁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