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积极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融合,为来自湖南、贵州 、河南等省参加“国培计划”2015——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华中师范大学班的600余名教师精心策划并举办的“礼乐学堂”课程深受欢迎。
“国培计划”是国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华中师范大学为此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承接“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湖北省博物馆、华师一附中、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武昌教育局教培中心等19所学校和教育机构成为该计划的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培计划”教育基地的职能,针对每次培训班学员的具体需求,“礼乐学堂”将课程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礼乐课程”交流。首先,湖北省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钱红介绍“礼乐学堂”教育服务项目,内容涉及礼乐学堂创办主旨、课程定位、细分观众做好分类教育的思路、推广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成效等。
接着根据学员的身份,社教团队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或幼儿园版的《土与火的艺术》、《楚国青铜冶铸的成就》、《楚人服饰》等9个不同主题的课程进行展示,与学员们就受众分析、教学目的、授课效果等内容座谈交流。学员门对“礼乐学堂”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融入大量公众喜欢的互动环节 ,通过PPT教学、动漫演示、触摸文物、穿越剧场等丰富多彩的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宣扬礼乐文化的做法大为赞赏,并表示“礼乐学堂”课程为他们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第二部分是“礼乐文化”感知。志愿者及小小讲解员引导学员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固定陈列,面对精美绝伦的展品尤其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文物,学员们不时啧啧称叹,为礼乐文化的辉煌灿烂而骄傲与自豪,同时对志愿者及小小讲解员热情详致的讲解表示真诚地感谢。
作为“国培计划”授牌的观摩实践基地,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将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服务方式积极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培计划”教学工作融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传统文化及教育工作的方法,使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社会公众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 刘晓琪 许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