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伤痛后需要集体沉思。
烽火狼烟之后是民族魂的写照。
以血还血的悲壮需要被记忆。
8月29日,长沙简牍博物馆内举办了一场题为《他们说——关于抗战的“无名之辈”》的讲座,为抗战纪念日献礼,为生命点赞,为历史赞歌!
一个季节,几度春秋,时间也许会模糊视线,但抹不掉我们的记忆——抗战的烽火岁月、悲壮山河。对于那个时代,对于那段岁月,无名英雄实在太多了,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份跌宕起伏的动人的诗篇。
他们说,那段历史是前赴后继!
你们说,那段历史是民族救亡!
我们说,那段历史是生存考验!
长沙说,那段历史是刻骨铭记!
关于抗战有不同面向,我们要做的是记录。这期讲座的主题是关于“抗战亲历者口述历史”,主讲人马金辉先生,是潇湘晨报的记者、摄影师,也是抗战亲历者口述历史团队发起人,更是“抗战亲历者记忆库”项目联合创办人。他说“为亲历者造像,为历史留存,是他的职责”。
讲座中,马金辉先生对他们口述历史团队历时六年对抗战亲历者采集的肖像、口述图片及图象进行了概要介绍,讲述了很多抗战亲历者的故事,有“俘获了比军长还大的官”自豪,“带了缴获的6匹马回新宁”的傲气,有“头一天看到街上贴的布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第二天就坐竹筏子渡过湘江,去从军报国”傲骨,故事里的人物都是鲜活清晰的,也是概括断续的,如何让鲜活变成永远,如何使断续成为篇章,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讲座中无名之辈的故事就是我们的历史,他们的个人史就是全民族的抗战史。因此,长沙简牍博物馆筹备了这次讲座;马老师讲述了他的故事;无名英雄带给了我们感动;讲座的听众,包括你我,包括年轻的学生,留下了我们的感谢!
抗战纪念日,关于生命尊严的历史在翻开!
抗战纪念日,关于“无名之辈”的历史在书写!
(长沙简牍博物馆 骆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