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三湘四水集萃: 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发布日期:2015-09-06

为了向公众展示湖南地区丰富多彩的青铜文化,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14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  于2015年8月28日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五楼隆重展出。

开展式由湖南省博物馆纪委书记陈叙良主持。仪式上,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先后致辞。随后,作为策展人的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为到场嘉宾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办展特色和理念。

“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以规格高、展品全为办展特色,并以湖南洞庭湖流域出土的青铜器为主要脉络,集中展示了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展览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湖南青铜时代的源起”,主要展示了公元前  14 至12 世纪,中原的青铜文化逐渐向南传播,在长江中游流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青铜文化,湖南地区是其典型代表。第二部分为“湖南青铜时代的发达”,即公元前12  至11  世纪,湖南地区的青铜文化进入空前发达的阶段,其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数量之多位居长江流域之首。由于该时期的青铜器品种丰富、风格多样、渊源各异,为便于观摩研究,展览中将该部分细分为中原式青铜容器,中原、地方混合式青铜容器,动物形青铜容器,青铜杂器、兵器、工具,青铜发音器五大类别。这部分荟萃了商、西周时期的湖南青铜器的精华,以展示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特色与发展变化,凸显湖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同时,为推动湖南出土商、西周铜器的文化研究,湖南省博物馆还于8月27日—29日召开了“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加州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等近三十余家国内外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研讨会以“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为中心论题,从其来源、用途、时代及社会功能,铸造工艺,湖南商周青铜器与古代礼制及湖南与邻近地区商周青铜器等方面进行分类讨论。研讨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顺利进行,国内外铜器研究专家分别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并提交相关学术论文。湖南省博物馆将在会后,将这些论文整理成册,并出版《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学术研讨会》一书。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们应邀参加了“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对湖南省博物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铜器文化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认知和研究湖南商、西周青铜器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同时将助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博物馆立足于馆藏资源,先后推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展”、“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复兴的青铜艺术——湖南晚期铜器展”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馆藏原创型展览。作为收藏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最全的博物馆,该馆在坚持丰富、完善馆藏序列之余,仍尽心尽力地举办此类规模大、档次高、藏品多的原创青铜展览。相信,本次展览将通过青铜器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市民揭示湖南商、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同时也将有助于带动湖南青铜研究领域乃至中国古代青铜界的学术发展。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