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湖北省博“礼乐学堂”走进新疆

发布日期:2015-08-25

为了增进文化交流、加深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丰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15年8月4日——10日,湖北省博物馆安排讲解员、志愿者一行6人组成社教团队走进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带去精心设计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走进“塞外江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8月4日,湖北省博“礼乐学堂”走进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在伊犁州文物局、伊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礼乐学堂”为当地小朋友们举办了“乐玩编钟”、“古人祭祀礼仪”、“漆器知多少”三场社教活动,利用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及从湖北带去的编钟仿制件、彩漆木雕鸳鸯形盒复制件等教具,使当地的少年儿童在“历史小课堂”、“触摸体验编钟”、“有奖知识问答”、“我是小画家”等互动环节中学习了“礼乐文化”。

1.“乐玩编钟”

“乐玩编钟”活动设置了“ppt讲课”和“触摸体验编钟”两个环节。社教老师首先通过精心准备的ppt课件为伊犁的小朋友们介绍了湖北、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等知识;接着为小朋友们演奏了《小星星》和《两只老虎》两首耳熟能详的曲子,有不少同学跟着老师演奏的旋律轻轻的唱着……随后,同学们纷纷上台触摸体验编钟,并在社教老师的引导下敲出了美妙的乐曲。最后老师根据讲课内容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温馨活跃……

2、“古代祭祀礼仪”课程

“古代祭祀礼仪”课程由“历史小课堂”和“有奖知识问答”两个环节组成。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社教老师首先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的活动;接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ppt课件为同学们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古代贵族在传统节日举行的祭祀仪式。同学们认真听讲,并不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与老师互动;最后“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中,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

3、“漆器知多少”少儿课程

“漆器知多少”少儿课程具体包括“历史小课堂”、“小小魔法剧场”、“我是小画家”等几个环节。首先是“历史小课堂”。社教老师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同学们介绍了漆器的定义,漆器的发展史和漆器的特点。当老师问同学们是否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时,有位同学津津有味地为大家讲述了这个成语,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体会到了楚国漆器工艺的独到之处。接着,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表演“买椟还珠”的故事,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最后的“我是小画家”环节中,老师引导同学们以“彩漆木雕鸳鸯形盒”为绘画内容,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漆器,有不少同学在绘画结束后上台自信大方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礼乐学堂”伊犁行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伊犁州文物局和伊犁州博物馆的一致认可。结束后,伊犁州博物馆邀请“礼乐学堂”社教团队座谈交流,分享社教活动的经验,探讨社教工作的方法。

二、走进“银灰色的草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湖北省博“礼乐学堂”不仅为新疆的小朋友们带去了精彩绝伦的社教活动,还为新疆博州籍的大学生精心准备了特色课程。8月8日,“礼乐学堂”走进“中国西部第一门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与博州博物馆一同举办了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活动。

根据博州博物馆与大学生们的需要,“礼乐学堂”策划了两天的课程,具体包括“礼乐文化博物馆课程”、“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讲解礼仪”、“民族文化交流”等内容。

1. “礼乐文化”博物馆课程

社教老师通过ppt课件为同学们重点介绍了湖北省博物馆两个有代表性的展览《盘龙城》和《曾侯乙墓》,为同学们生动而细致地讲述了两个墓葬中出土的精美文物,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商周的礼乐文明。社教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大学生们认知先秦礼乐文明。

2、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介绍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社教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为同学们介绍了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岗位设置等;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张凯结合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与大学生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一起分享了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经验。

不仅使当地大学生认知了先秦礼乐文化知识,了解了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及意义,同时还学习了博物馆接待礼仪。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礼乐学堂”社教团队将部分课程内容与当地文化结合,积极与博州籍大学生们互动,引导同学们在体验编钟之后谈谈新疆少数民族的乐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谈起了适合演奏草原风格的马头琴,哈萨克族同学为大家弹奏了有着优美旋律的冬不拉,蒙古族同学为大家演绎了特有的乐器——托布秀尔……音乐声响起,不少同学跟着欢快的节奏跳起了萨吾尔登舞,课堂上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

此次湖北省博“礼乐学堂”走进新疆开展的系列教育服务活动受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热烈欢迎,不仅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更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

(湖北省博物馆 温静)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