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名为乞巧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中,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和心灵手巧的象征,民间女子在这一天会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8月15-16日两天,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了两场以“追溯传统文化,品味别样七夕”为主题的“七夕,我们在一起”的特别活动,带领青少年了解传统七夕节,体味别样的乞巧节。
活动参与者全是女孩子,以亲子合作方式进行,总共分为:七夕小课堂、投壶活动、莲藕穿针、水上飘针和“乞巧”五个环节。
七夕小课堂为孩子们介绍到了七夕节的由来、发展以及古代七夕节的传统习俗等,让她们了解到流传千年的节日的内涵。大家共同参与投壶游戏,同组之间的伙伴互相鼓励加油,活动现场的气氛立马上升,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接下来,通过穿针、漂针两个游戏“验巧”,评选出活动当天心灵手巧的“巧手女”。
最后,孩子与家长互帮互助手工制作祈福小挂件,并将自己的心愿书写在之上,来完成“乞巧”。
用奉献激扬如火青春,用爱心锻造品质服务。建设高素质的青年讲解、宣教队伍,提供高品质的开放管理服务,打造“讲解一流、服务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的文化服务窗口是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次“七夕,我们在一起”的活动,在一起的是孩子与家长,也是孩子与博物馆,相信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传统“乞巧节”的来历、意义,并且学习到古时候“乞巧”的各种习俗,也锻炼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进孩子和家长间的情感言语交流,同时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此种传统节日的表现方式也深深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长沙简牍博物馆 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