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条例》中明确规定“教育、研究和欣赏”为博物馆的三大目的,由此而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民众自我学习、文化休闲的场所。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让博物馆教育成为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推动博物馆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对每一个博物馆人来说,责无旁贷。
宁夏博物馆踊跃探索、积极尝试,于2015年7月——8月暑期档,策划、推出了“当恐龙遇上安徒生”系列社会教育活动。活动项目围绕与自贡恐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龙行塞上——自贡恐龙科普展》、与丹麦欧登塞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两个展览展开。
活动自5月初在报纸、网站、微信上征集项目,先后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许多好策划、金点子,通过甄选、整合,确定了三期活动方案及绘本剧表演、DIY现场彩绘、非遗传人与小伙伴DIY剪纸、折纸、听童话讲故事、绘本阅读、美劳厨房、废旧物品制作、小观众创意作品T台秀等十多个活动项目。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从7月18日启动,到7月25日第二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在童话的王国”,再到 8月8日第三期“携梦一起飞——小观众创意作品T台展演”。 连续三期的活动均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以参与为主,以体验为乐,互动性强、趣味性高,为孩子的快乐暑期添彩加色。活动举办以来反响热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本次系列社会教育活动是宁夏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工作领域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通过此次活动,希望更多的观众能更加关注博物馆,能从博物馆中获得更大的收获,特别是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喜欢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