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激励人民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的精神,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于7月5日、8月9日分别邀请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把增强,做了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两期讲座——《抗战时期的国宝大迁徙》和《抗战时期精兵简政:中共何以破局成功》。
段勇司长的讲座向公众讲述了“九一八”事变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为了保全国宝以免罹难,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等十几家单位的文物珍品迁移的历史。通过讲座人们了解到,各方仁人志士为了保卫文物付出了巨大代价、经受了严峻考验,与这些珍贵的文物一起穿越南北,横跨东西,播迁不断,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接受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生命洗礼。讲座展示了抗战时期文物迁移的一幕幕壮美篇章,述说了仁人志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系统、全面、细致地向观众再现了这次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远的国宝大迁徙活动。
把增强老师则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著名的十大政策之一——“精兵简政”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日军重重包围与封锁下该政策成功“破局”、顺利实施的原因,突出了“精兵简政”政策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讲座中,把老师还强调了“精兵简政”对当今时代的意义,期待着“精兵简政”能在新时期进一步运用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建设之中。
广大听众对这两次讲座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好评。大家认为,通过河北博物院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为主题的系类讲座,大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硝烟历史,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夺取最终胜利的艰辛和不易,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真谛。广大听众纷纷表示,要进一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希望河北博物院能够继续搭建平台,推出更精彩的系列讲座,提供给公众更多营养充沛、有滋有味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