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增强干部职工对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深刻内涵的理解,8月4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陈列馆电影厅聆听了由华蓥市档案局局长刘昭华主讲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专题讲座,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彭兴建主持。
讲座从日本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等四个方面展开。刘昭华首先从历史沿革、日本政治制度及文化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为大家阐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为大家理解接下来的三个大问题打下了基础。在谈到日本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他旁征博引,对大量经典战例和史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重点解说了毛泽东、彭德怀、刘伯承等在抗战时期的丰功伟绩。刘昭华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唤起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等都是取得胜利的重大因素,同时,中国人民对日寇的顽强斗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刘昭华的精彩讲授博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史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认真把握并积极发扬。
新闻链接: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邓小平故里管理局 任非 李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