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7月20日,南京博物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学生考古夏令营。此次夏令营的主题是“探索长江下游的早期文明:感受北阴阳营文化”,来自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的17名中学生参加了活动。
活动依托南博丰富的文化资源与雄厚的考古实力,安排了既丰富紧凑又具有南博特色的活动内容:
一、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结合活动主题,南博安排学员们观摩南京博物院、土墩墓博物馆,并由考古部林留根主任做了题为《惊世考古大发现与一个王朝的背影——隋炀帝陵考古》的讲座、考古部顾筼做了题为《彩陶文化的内涵与类别》、《考古展览的策划》等讲座。活动以启发式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寻找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江苏历史文明。
二、深入地体验考古流程。句容郭庄孔塘遗址是由南博领队考古发掘的遗址,目前已发现50余座北阴阳营时期墓葬。学员们深入考古现场,在一线考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辨认、分析、记录土层,体验遗址绘图、探方发掘、浮选、挑土等考古流程。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北阴阳营时期墓葬的特征、文物的特点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也体会了考古工作的复杂与艰辛。
三、深入地实践文保工作。在拓片制作的环节,学员们实践了清洗器物、上纸、打纸、上墨、揭取等每一个步骤;在模拟器物修复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拼对、粘贴、石膏修缮、打磨等方法。在器物绘图课程中,学员们绘制了器物的平剖图、俯视图、仰示图。学员们通过实践,了解到文物工作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
此次活动,在2014年南博成功举办第一届考古夏令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有益创新,不仅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分组教学、适当竞争,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合作意识,锻炼了自理能力,并培养了学员们对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的浓厚兴趣, 加深了文物保护及宣传意识,为打造具有南博特色的考古夏令营活动品牌奠定基础。
附:学员语录
谢同学说:“感谢南京博物院举办考古夏令营,它给了我一个真正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的机会。”
熊同学:“我以前一直认为洛阳铲只打一铲就好了,当时还很诧异,那天才发现,原来是连续地打,并不是一铲定音。关于拓片,也是打破了我的固有观念。原来认为拓片是用墨直接刷在文物上就好了。今天一看,门道还真多,并非原先想的那样。”
阴同学:“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考古的理论知识,更是直观的感受带来的深刻印象,是点滴中我明白到的考古人所要具备的品质:认真严谨,坚守坚持,耐心仔细,吃得了苦,守得了寂寞。大到勘测、挖掘、整理、研究、保护每个环节,小到一个绘图、挖土、贴标签都有讲究有学问。仔细耐心是必需的品质。这次夏令营让我明确梦想,了解未来选择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