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河北博物院举办《恐龙来啦》自贡恐龙科普展

发布日期:2015-07-28

2015年7月10日,由河北博物院、自贡恐龙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恐龙来啦》自贡恐龙科普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3、4号展厅对外展出。

四川自贡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自1915年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已发现200多个脊椎动物化石产出地点,其中恐龙化石点140余处。产出的化石不仅数量多、门类齐、而且保存好,完整率高,并且有几个规模宏大的恐龙化石埋藏群,使自贡成为世界上探索侏罗纪恐龙及其相关生物最理想的地区。迄今为止,自贡地区出土的恐龙化石多达21属26种,占四川盆地恐龙种类的一半以上,约为中国恐龙种类的六分之一。

今年正逢自贡恐龙发现100周年,《恐龙来啦》自贡恐龙科普展将展出来自四川自贡的30组珍贵、罕见的恐龙化石及仿真龙,展品中既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劳氏灵龙,又有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尾锤化石等等。

本次展览是自贡恐龙首次登陆石家庄,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开展古生物科普教育,提升大家的科普素质和环保意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大家可以在富有趣味的观展过程中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 

本次恐龙科普展为收费展览,20元/人次。展览将于10月9日结束。

[自贡恐龙博物馆]

微信号:ZigongDinosaurMuseum

微博号:自贡恐龙博物馆

[重点展品]

1、杨氏璧山上龙 中侏罗世

中等大小的短颈型蛇颈龙类。头相对较大,牙齿细长而尖锐,颈部短;四肢呈桨状,生活在淡水河流或湖泊中,以捕食鱼类为生,是恐龙时代水中霸王。蛇颈龙类主要生存于海洋环境,而它的发现为研究蛇颈龙类入侵淡水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化石材料。

2、巴山酋龙 中侏罗世

个体中等的蜥脚类恐龙,颈椎中等长度,体长12米。头大而笨重,常被称为大头龙;牙齿粗大呈勺状,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通常在河畔湖滨地带生活,体重约6吨。

3、自贡四川龙 中侏罗世

一种中等大小的凶猛肉食性恐龙,体长6.5米。它的头骨大,但结构轻巧,牙齿尖锐呈匕首状,边缘有小锯齿,很适合剔食肉类。它的颈部和躯干短,而尾部较长,活动极为迅速灵活。前肢退化,后肢强壮,趾端具有利爪,适合抓捕猎物。

4、和平永川龙 晚侏罗世

体长超过9米,是目前亚洲所知的最完整的肉食龙类。头骨粗大,长度超过1米,保存极为完整;牙齿尖锐呈匕首状,后缘有小锯齿,颈部较短但很粗壮,非常适合撕扯猎物。前肢退化,强壮的后肢脚趾末端具尖锐粗壮的脚爪,用来抓捕猎物或划破动物的皮肉,是一种非常凶猛而恐怖的猎手,通常单独捕食其它恐龙或动物。

5、劳氏灵龙 中侏罗世

小型原始鸟脚类恐龙。它身体娇小灵巧,前肢短小,后肢细长,善于快速奔跑。它常生活在河滩、平原等开阔地带,以幼嫩的树叶和昆虫为食。展览展示的这具长约2米的成年骨架保存非常完整,90%的骨骼关联保存,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完整的小型鸟脚类恐龙。

6、李氏蜀龙 中侏罗世

展览中所见的这只李氏蜀龙是中等大小的短颈型蜥脚类恐龙,体长9米,根据其骨骼愈合情况表明它是一刚步入成年的个体。头骨保存非常完整,牙齿细长呈勺状,颈部较短,后肢比前肢长,尾端有一个骨质的尾锤,起防卫作用。通常成群生活在河畔湖滨地带,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它是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的最主要成员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