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我们可以和亲友团聚举行许多活动,例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现如今过端午节已经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了让市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用心去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廊坊博物馆举办了系列活动迎接端午节。
我们的节日之“粽叶飘香”
今天端午节,在廊坊博物馆里可以包粽子、看视频、听故事,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活动中,博物馆的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包粽子,孩子们说:“包粽子看似简单,实际包的过程中波折重重,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包成了几个,虽然出自自己手中的粽子千奇百怪,但是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觉得这个端午过的很有意义。”
包完粽子,孩子们看着端午节相关视频、讲端午节故事、填写博物馆制作的知识问答卷,加深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看,孩子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多开心!
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马家窑文化彩陶展
博物馆里处处飘着粽子的味道,那是舌尖上的美味,让人齿颊留香。而此刻,廊坊博物馆又为市民献上一道同样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化大餐”——《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马家窑文化彩陶展》,这是由廊坊博物馆和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交流展,端午节当天在第一展厅正式开展,7月31日结束。
青海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敲打石器的铿锵之声,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原始先民就用自己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人类彩陶文明史上最华丽、最绚烂的篇章。提起青海的彩陶,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柳湾,在青海乐都柳湾墓葬遗址中完整地发掘出1730座墓葬,出土的近4万余件文物中,彩陶就有2万余件,柳湾因此赢得了“彩陶王国”的美誉。
本次展览精选展品107件,大部分为彩陶,距今最久的已有5000多年历史。展品中既有内彩发达、图案特点鲜明的马家窑类型彩陶,如“漩涡纹彩陶盆”、“同心圆纹彩陶盆”等,也有形成独特风格的半山类型彩陶,如“网格纹彩陶壶”等,一件彩陶,一个音符;一种类型,一片乐章,这些充分显示出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
这个端午节,我们欢聚廊坊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包粽子、赏彩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史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