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湖南省博物馆紧紧围绕“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成功打响湖南文化品牌。
让文物说话,讲述湖湘故事——“百馆微展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全民启动
6月11日,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教育局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博物馆承办,全省130余家博物馆共同参与的“百馆微展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省文化厅厅长李晖,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全省相关博物馆、学校、社区及企业代表共一百余人参加活动。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作为全省博物馆界代表发言。
该活动由湖南省博物馆牵头,以省内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及8家国家二级博物馆、1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为引领,全省130家博物馆共同开展。各博物馆(纪念馆)以微展览或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主动上门服务,联系对接,宣传介绍本馆文物特色、展览特色,签订馆校、馆社、馆企服务合作协议,形成博物馆(纪念馆)服务学校、社区、企业的长效互动机制。
启动仪式上,湖南省博物馆率先与开福区教育局、四季花城社区、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共建协议。协议期间,省博物馆将通过微展览等各类形式向共建单位提供博物馆文化产品服务。通过建立这种固定的馆校、馆社、馆企合作机制,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博物馆工作的参与度和参与面,全面深化免费开放工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百馆微展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有效摆脱了传统展览场地和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流动展板、网络展览、微博微信传播等多种形式,使展览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促进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亲密互动;生动地让文物说话,讲述湖湘故事,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深入推动了文化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让文物走出去,看国宝小卫士——湖南省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正式启动
6月11日,湖南省博物馆“移动博物馆”也正式启动。“移动博物馆”是一个集展示陈列、教学研究于一身的微缩博物馆。它通过定制的运输工具与车载设备,精心设计的陈列展览和博物馆教育活动及教学资源等形式,为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流动式公益性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移动博物馆”采用封闭式可推拉货柜车的形式,直接进入省内各级中小学校校园内组织开展各类展示及教育教学活动,车厢展开后净展示面积约3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人参观。
“移动博物馆”的首展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国宝小卫士”展览,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学4-6年级学生。展览由“前言”、“考古大揭秘”、“保护齐参与”、“研究想透透”、“展览巧策划”、“结束语”六部分组成。学生在“移动博物馆”内,不仅可以阅读文字和图片,观赏和触摸展品(含文物、复制品、仿制品),点击多媒体触摸屏,操作教学模型和设备,还可以参加“考古现场发掘”、“文物修复保护”等活动,了解“文物研究鉴赏”、“展览策划教育”的步骤和方法等。这种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展陈形式,同时辅助以展柜、展板、复原场景、LED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等多种展示手段以及可供动手体验的互动形式,不仅突出了博物馆教育的特色,还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参观展览的感官性和体验性;有效增进了学生对博物馆及其功能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湖南省博物馆承担着记录过去、反映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移动博物馆”将有效解决博物馆服务空间的瓶颈,是拓展教育资源的又一新举措。它能有效地拉近受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受众与博物馆、与文化的距离,深入利用博物馆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扩大博物馆的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别是在一些偏远、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群众亲临博物馆参观展览的机会很少,移动博物馆将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到历史与文化的熏陶,更能直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诉求。
同时,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文化遗产日”的品牌活动之一,在“文化遗产日”当天,该馆将联合湖南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以“马王堆古尸保护”为主题,在怀化医学院举办2场学术讲座,与高校师生共同分享文物保护知识与博物馆学理念。
(湖南省博物馆 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