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院士邢义田先生做客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

发布日期:2015-06-03

5月30日,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院士邢义田先生做客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为广大市民及文史爱好者带来《没有桌椅,怎么写字?——对中国古代书写姿势的再思考》精彩讲座。

中国古代桌椅出现以前,在竹木简或纸张上书写,曾经采取怎样的书写姿势?是现在热门话题,也是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邢先生用大量的文字和图像史料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古代书写姿势的发展历程。

他认为,汉晋刀笔吏一般不是书法家,他们不那么讲究书法之美,而是在意如何快速省力地处理大量文书。他们书写时或手执笔和简、纸,或置简纸于几案,或悬肘,或凭依几案,他们的书写姿势很可能不拘一格,多种多样,而不单纯的只是坐或站立,一手执笔,一手持简或纸。同时,他也强调,中国书法或书写研究,应跳出因循格套和礼制的束缚,更多地考虑一般百姓最日常的书写习惯或常态,这样才能更真实还原的古人生活的场景。

讲座旁征博引,史料丰富,气氛轻松平和,引起听众的广泛参与与互动,听众互动提问此起彼伏、应接不暇,“讲座很好!”,“希望多开展类似的讲座”,这是讲座之后的“主流声音”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