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承办的“涉侨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培训班在江门举行。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馆长王冬青以及来自全国11家华侨博物馆的藏品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在24日上午举行的开班仪式上,黄纪凯作开班讲话,介绍了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他表示当前国内各华侨博物馆普遍面临华侨文物命名不规范、文博专业知识不足等困难,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各馆的文物保管工作专业水平,并利用国家开展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契机,把华侨文物保护工作做好。随后,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王莉副主任、技术人员赵菁分别作了“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主要问题释疑”和“普查信息采集填报要点解析收藏单位平台工作流程”的讲座,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政策要求,组织部署,工作标准,信息平台操作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现场演示。
下午,首都博物馆黄雪寅副馆长为培训班学员主讲“藏品与博物馆”专题讲座。黄副馆长结合博物馆学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大量生动具体的实际案列,就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保管、藏品基本信息的掌握、藏品历史和艺术内涵的挖掘及利用,当前博物馆发展困境及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文博专业课。
培训结束后,培训班组织学员实地参观考察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藏品工作和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赴开平参观考察著名华侨宗祠“风采堂”,感受侨乡华侨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