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新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4-08-19

为进一步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提升文物科学保管、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和陈列展示水平,8月18日上午,新疆博物馆邀请西北大学数字考古实验室韩博老师一行举办“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馆藏文物中的应用”讲座座谈会。讲座由新疆博物馆副馆长刘炜主持,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以及相关部室工作人员参加了讲座。

韩博老师首先介绍了三维数字化硬件的几种类型和工作原理,并从文物修复建模、3D绘图、数字拓片和虚拟展陈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如何为现代化博物馆服务的。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积极交流和讨论。座谈结束后,韩博一行在保管部摄影室演示了如何使用手动激光扫描仪测量馆藏文物的具体方法,使大家对三维数字技术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

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文物实体与信息的分离,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发展方向,这是纸质媒体、胶片媒体等所无法达到和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日、德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文物数字化技术的研究,相继研发了可用于大型平面文物的高清、高保真数字化设备,并成功地应用于壁画、字画、板画等平面文物的数字化及其分析、研究和保护。在我国,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率先引进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馆藏文物的研究和保护。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一直大力倡导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以此推动博物馆文物保管、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和陈列展示水平,不断提升文物利用率,最大程度的实现文化遗产的惠民与保护、传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直非常重视先进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继与浙江大学签订《一级文物三维成像》合作项目后,又与西北大学签订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项目。其主要内容就是借助西北大学数字考古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协助我馆技术部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测量和缺损记录,进而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并打印出衍生产品。这次讲座座谈也揭开了该项目实施的序幕,为我馆利用三维技术开展文物保护、研究与展示,培养自己的三维数字化科研力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疆博物馆 付昶)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