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北京汽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迎接一批参加科普基地科普行的团体,他们就是由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丹丹)组织前来参观的视障朋友们。
为了保障这些特殊的游客可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得到最舒服的游览体验,馆方从各方面安排人手并开通无障碍通道,不仅要保证游览质量,更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中午12时在红丹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22名视障朋友在22名志愿者的搀扶下进入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启了他们独特的汽车博物馆之旅。
在“历史的车轮”里,讲解员不时的问大家“这是什么声音啊?”,“马车”、“汽车”、“跑车”、“飞机”,大家饶有兴致的回答讲解员的提问。沿着历史的脚印,大家认真的听着讲解员对滚木、指南车、计里鼓车、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生产流水线等的介绍。虽然展品的模样是他们看不到的,但是讲解员会用最简单而形象的话语尽可能的使他们明白每一个展品的外观及历史和科学背景。在五层的中华动力展区,当介绍到我国汽车工业早期产品的时候,有些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朋友难掩激动,仿佛回到了当初的激情岁月,感叹我们的汽车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在四层进步馆,每一个视障朋友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认真的摸索着实物发动机,或许平时没有机会接触,这次终于用双手感知发动机的模样和部分零件的外观、作用。
“他们有先天性视障,也有后天行为造成的视障,大家平时鲜有机会了解汽车,而此次游览不仅让大家了解了汽车的历史科技,更通过讲解触摸了解到了汽车内部的构造。而且博物馆对大家照顾的很到位,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带更多的视障朋友们前来参观”,红丹丹领队娄可可告诉我们。随行的志愿者也是从年轻到年老都有,他们虽然岁数不同,来自不同的地方,可是他们对视障朋友的关爱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对视障朋友流露出的不仅是细心的照顾,更是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失去了光明,却从未失去人们对他们的关怀;他们看不到了世界的多彩,但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视障朋友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不仅要主动帮助他们,更要用心去服务,用爱去奉献,让他们黑暗的世界中能多一道光彩,多一份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