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并增加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植物标本种类及数量,向广大观众展示黑龙江省丰富的植物资源,黑龙江省博物馆通过与桃山林业局、桃山博物馆的沟通,在铁力市平顶山、五公里水库两地对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花杓兰等70种野生珍稀植物进行为期五天的标本采集。
本次黑龙江省博物馆共采集标本292件,其中包括小兴安岭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植物——大花杓兰、长白漏斗菜、偃松,还有黑龙江省代表性植物红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药用植物刺五加、党参等,其中大花杓兰30株。为了能让观众更直观真切地在未来观赏到这些珍稀植物的原生态,博物馆会将其中的91株制作成能保持花、叶的颜色形态均不变的保色浸制标本。
大花杓兰,兰科、杓兰属植物,生于高海拔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黑龙江省大花杓兰的生长地平顶山人迹罕至、蚊虫聚集,几乎没有道路,因而采集工作十分困难。博物馆采集人员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的数次沟通研究后于6月20日凌晨三点出发,历经12小时,行进40多公里,克服高海拔、装备重、蚊虫咬等诸多困难,最终采集到大花杓兰。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集结束后,为了使采集的标本尽可能的新鲜完整,博物馆工作人员不顾大雨和山路的崎岖,马不停蹄地向驻地前进。在下山途中,他们遭到草爬子的叮咬,由于山上没有医疗设备,被咬人员忍痛用猎刀将钻进体内的草爬子剜除,这种不怕吃苦、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本次采集的大花杓兰是黑龙江省博物馆近年来第一次野外采集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标本,对博物馆今后的植物标本采集和展览工作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日后博物馆宣传和保护大花杓兰、展现大美龙江特有植物资源提供珍贵的实物素材。
(黑龙江省博物馆 蒋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