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6月13日,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文化遗产保护。
上午10:00—12:00,云南民族大学杨德鋆教授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作专题讲座《礼赞:护卫传扬文化遗产的知音》。杨德鋆教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评审专家、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的非遗保护专家,讲座从文化遗产知音这一命题出发,分析了大众知音、业者知音、高层知音、官员知音、机构知音、贤者知音、外邦知音等七大知音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作用,为人们如何行动,让身边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带来新颖而富有见地的启示。馆内员工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师生约30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当天9:30—16:00,展播云南民族博物馆专业人员拍摄制作的《田野影像——纳西族东巴纸和傣族白棉纸制作技艺》等系列民族学影视纪录片,观众从影片中能够直观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现状,也是云南民族博物馆抢救和保护非遗技艺的一次成果展示。
同时,位于主展馆一楼的“原初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以咖啡吧形式展示木雕、石雕等私人民间收藏,观众可在馆内体验甲马纸印制等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茗休闲,是云南民族博物馆推出的一个全新的观众体验和长期服务项目。
(云南民族博物馆 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