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河南博物院院外历史教室开放仪式”分别在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郑州四中举行。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部长王宏琳、省妇联儿童工作部副部长张红、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河南省少儿图书馆馆长崔喜梅、郑州市教育局宣外处处长李勇、郑州四中党委书记李宇红、副校长李锦霞以及8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开放仪式。仪式由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主持。
在仪式上,崔为工副厅长对院外历史教室的开放表示祝贺。他指出,河南博物院的院外历史教室“落户”省少儿图书馆、进入校园,是博物馆公共服务品牌“走出去”的新突破,是博物馆、图书馆、学校服务社会教育的“新土壤”,希望院外历史教室在今后的运作与管理中,把多方共建的平台搭建好、把文化教育的资源挖掘好、把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好,为活跃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田凯副院长在致辞中说,院外历史教室将青少年熟悉的“传统教室”,赋予了博物馆教育、教学、展示、互动等更多功能,有效打破了博物馆教育的空间局限和传统形式,有利于博物馆文化“扎根校园和社区、走近师生与公众”。河南省少儿图书馆崔喜梅馆长在致辞中表示,将与河南省博物院在历史教室的人员服务、文献资源配置、教室管理等方面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双方文化优势,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职责。郑州市教育局李勇处长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市教育局已连续多年与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国宝讲解小明星暨小志愿者选拔”及“博物馆暑期活动节”等适合学生参与的品牌教育活动,院外历史教室这又一全新的教育合作模式,必将为创新教师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放仪式上,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为“河南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历史教室教育支队”授旗。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崔喜梅、郑州四中副校长李锦霞从副院长田凯手中接过了象征知识与文化的“金钥匙”,标志着河南博物院两个院外历史教室正式开放。随后,历史教室开始了首场专题教育活动,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启明在郑州四中院外历史教室进行了题为《中国古代建筑与斗拱》的专题讲座。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专职教师刘璐在省少儿图书馆院外历史教室为来自黄河路二小的50多名小学生开展了《陶器故事》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