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ICOM-China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为守墓的文保员送温暖” 架起文物保护与展示的桥梁

发布日期:2014-05-16

吐鲁番博物馆新馆收藏并展出了大量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尤其是从洋海古墓群出土的萨满巫师、箜篌、三角纹饰陶器等,这些珍贵的藏品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在5.18博物馆到来之际,博物馆组织干部职工19人,前往洋海古墓文管所,开展“为守墓的文保员送温暖”活动。

洋海古墓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共有500多座葬,时代为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特征明确、内涵丰富,学术界称为“苏贝希文化”,这是迄今新疆史前考古中规模最大的考古项目之一。2006年洋海古墓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海古墓保护范围8000多亩,边界周长15公里。古墓文管所共有5名文保员,2人一组,分别看护2个片区。为了能守护好这片古墓,文保员吃住都在文管所,半个月才回一次家。文管所交通不便,距离吐鲁番市区63公里,离最近的乡镇也有10公里,一般生活用品只有到5公里以外的农村流动巴扎(市场)上买,生活极为不便。文管所四周都是戈壁,荒无人烟,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他们在文管所周围种植了红枣、梨、杏等树木用来防风固沙,种植韭菜、白菜等蔬菜用于日常生活,绿化面积达35亩。工作生活虽然都很辛苦,但最难熬的是守墓人的寂寞。

根据文管所实际情况,博物馆开展“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牛羊肉等生活用品,帮文管所干农活、大扫除、做饭。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场面热火朝天,男同志挥起铁锹平整土地,清理水渠杂草,把绿化带被打理得整整齐齐;汉族女同志爬上爬下的擦玻璃、拖地,把文管所打扫得窗明几净、厨房焕然一新;维吾尔族女同志则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做民族风味的午餐,文管所的文保员也积极参与到大家的工作中。晌午时分,香味可口的抓饭、烤肉、热气腾腾饺子都端了上来,大家共进午餐,其乐融融。伴着维吾尔族欢快的音乐,文保员们和大家一起共舞,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亲身感受这些文保员工作,博物馆工作人员又随同他们巡视古墓群。看着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墓地,文管所负责人阿不力提甫告诉大家,2003年对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干尸、有穿孔的头骨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骨器、石器、青铜器、铁器、彩绘陶器、木器、编织物等文物。大家看着这片古墓群,联想到这片神奇的古墓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面貌,成为后人了解新疆史前社会的“密码”,更佩服这些文保员忍受着清平与寂寞,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这片古墓,默默地执守着神圣的使命。

通过此次活动,让文保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让博物馆工作人员认识到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责任重大,从内心受到震憾与洗礼,同时促进了文管所与博物馆的联系,使墓地保护、展示与收藏更好地结合,共同架起文物保护与展示的桥梁。

(吐鲁番博物馆 邓永红)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