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博物馆结合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紧紧围绕“去宗教极端化”这一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发声亮剑,开展了一系列“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推出去”。3月28日,新疆博物馆在绍兴博物馆举办的《新疆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农民画展》即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阿瓦提县农民画100幅,既有反映刀郎麦西来甫欢歌跳舞场面的,也有表现烤馕烤肉烤包子等日常生活百态的主题。这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画作,不仅充分反映了叶尔羌河畔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反映出阿瓦提农民绘画爱好者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当前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的渗透和蔓延呈现出复杂态势的境况下,刀郎农民画所彰显的新疆精神、时代正能量,与新疆博物馆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题不谋而合。为进一步激发阿瓦提农民的创作热情,突出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新疆博物馆依托自身资源,在全国博物馆界积极推介刀郎农民画,为其搭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在新疆博物馆的推介下,《新疆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农民画展》2013年已在甘肃省博物馆成功展出,此次在绍兴落幕后,该展于4月4日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巡展。
二是“送下乡”。3月21日—26日,新疆博物馆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展览《新疆古代服饰的记忆》、《血脉相连——新疆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珍贵印记》走进阿克苏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的5个村开展了“去宗教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巡展主要通过展板文物图片展示与讲解员双语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向广大农村群众介绍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目的在于引导各族群众在回顾西域古代辉煌文明的过程中,澄清模糊认识,进而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筑牢反对“三股势力”的思想防线。其中《新疆古代服饰的记忆》针对当前“吉里巴甫”服传播宗教极端主义的社会现象,通过新疆出土历史文物图片的直观展示,辅以通俗易懂的汉、维两种文字,向人们说明了在3800年前罗布泊人穿的什么,3000年前的哈密五堡人是怎么打扮自己的,2500年前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姑师人着装又是怎样的款式……
在文化厅住村工作组与各村干部的组织配合下,流动展览吸引了千余名村民前来参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自治区文化厅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特色活动之一,流动博物馆还将赴乌什县、拜城县、库尔勒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新疆博物馆 安丽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