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为进一步完善宣教服务职能,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向广大观众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面、细致、一流、优质的服务,黑龙江省博物馆在一楼阳光大厅隆重举行“五语(中、英、俄、韩、日)讲解及手语服务”启动仪式。
自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后,黑龙江省博物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大胆创新,探索中不断学习,2013年各项成绩综合评定在国内数百家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十分突出。
作为一个宣传黑土地文化、展示边疆大省文化底蕴和历史、自然、艺术魅力的综合性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充分意识到讲解语言的单一将会是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短板。为此,黑龙江省博物馆特成立由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相关专业部室负责的工作小组,细化分工、提高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整地完成了对博物馆历史、自然及邓散木艺术三大基本陈列的五语翻译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翻译工作未聘请一位外来人员,全部是由讲解员和业务人员共同完成,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博物馆历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此外,为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弱听及有听觉障碍的观众的需要,完善他们的观展感受,黑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特从聋哑学校聘请专业老师,每天教授讲解员学习两小时手语。经过较长时间的认真学习和练习,现今,讲解员已可熟练地掌握手语动作。而为了加强巩固这一学习成果,黑龙江省博物馆宣教人员充分利用每周日的志愿者服务时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手语社的志愿者进行手语沟通和交流。这均为日后黑龙江省博物馆手语讲解工作和更好地向社会展示黑龙江省博物馆、宣扬龙江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博物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充实工作内容,延伸展示平台,将五语讲解和手语服务做到专业化、常态化,立足龙江,放眼中国,为更快更好地宣传龙江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
(黑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