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15日是海南省博物馆开馆五周年纪念日,为庆祝海博开馆五周年的生日,海南省博物馆认真落实中央八条规定,不搞隆重仪式,不摆花篮、不挂标语,而是引进一个历史文化大展《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品展》奉献给岛内外广大观众,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添一抹文化的亮色,以实际行动落实党和政府文化惠民的政策。
目前海南省博物馆的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将建设“华光礁Ⅰ号”沉船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美术作品展示厅、安(消)防控制中心、学术报告厅等,它的建成将是海南省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开馆五年来,海南省博物馆致力于精心打造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精益求精,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力求展览的高水平、高质量。博物馆的四大基本陈列之一的《海南历史陈列》,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最佳形式设计奖。在海南省文体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从博物馆自身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三贴近”原则,在引进国内高端特色临时展览上大胆尝试,如《国家宝藏》、《龙行天下——四川自贡侏罗纪恐龙展》、《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等精品展览,在岛内引起轰动效应,使广大观众大饱眼福。同时,为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引进展览时注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承办了墨西哥《玛雅:记忆空间摄影作品展》、《亚洲艺术水彩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等展览。而在2011年推出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首次展示海南省水下考古成果,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观众讲述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和南海不可分割的关系。展览受到来自全国各大博物馆中的40多位博物馆馆长和业界专家的一致认可,荣获2011-2012年度“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省内外30余家媒体对展出进行了全方位报导。该展目前在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地进行全国巡展中,大批观众慕名前往参观,极大地提高了海南省博物馆的知名度,并为推介海南本土文化资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开馆五年来,海南省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开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从2010年4月开始启动的巡展下基层活动,历经两年行程超过4000多公里,足迹遍布海南省全部市县,其中曾两次登上三沙市,把博物馆的展览送到戍守边疆海岛的战士身边。环岛巡展结束后省博继续实践让博物馆走出去的路线,把展览送到海南省各大中小学院校,为学生们开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切实实现了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省博物馆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策划组织了众多社教活动,如考古小能手、我是小小航海家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与此同时,海南省博物馆通过厅网站、博物馆网站和各大新闻媒体发布展览信息,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实时与观众互动,让广大观众及时了解博物馆情况,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开馆五年来,海南省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先后赴北京、上海、河南、广东和岛内的黎苗回聚居区进行工作,征集复制了大批民族、民俗文物,并在厅领导的率领下赴福建等地征集了多件海南黄花梨家具。近年来征集的“张岳崧绢本行书立轴”、“张岳崧《孝友遗风》楠木匾额”、“黎族龙被”均为高级别的藏品,另外接受捐赠工作也成果斐然,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馆藏。
开馆五年来,海南省博物馆考古工作硕果累累。田野考古完成了陵水县桥山史前遗址发掘、环海南岛海洋遗址考古调查等多处考古调查勘测工作,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水下考古中心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及兄弟省份,共同完成了华光礁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并建成了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重点加强了“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工作,沉船保护修复及出水的万余件瓷器将在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中进行展示。
过去的五年,海南省博物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海内外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但是成绩代表过去,荣誉已经成为历史。与国内兄弟馆比我们还有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更是远远不如。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用实干和创新精神开创属于海南省博物馆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