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山西博物院“中国结课堂”正式开讲,来自太原市桃园南路第一社区的18位社区居民成为该课堂的首批学员。
中国结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结绳记事”,到了唐宋时成为一种艺术装饰。同时,人们结合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代表吉祥如意的“如意结”、代表吉庆有余的“双鱼结”、代表如花似玉的“花篮结”……今天在“中国结课堂”上,王佳老师指导大家编制的就是佛教八宝之一代表连绵不断、吉祥的“盘长结”。垫板、珠针、长绳、流苏、镊子、剪刀,大家认识了工具之后编制正式开始。每一个中国结都是由一根长绳从头至尾通过不断穿插缠绕而完成,为此,王佳老师特为学员们准备了这些编结口诀(右绳双线做环,由右向左,挑一压一),大家根据口诀的步奏逐一完成,再经过抽绳、修整、上流苏等环节,一个个精美的中国结呈现在学员面前。
山西博物院还将为今天完成培训的18位学员提供中国结编制材料和工具,他们将会代表博物馆与社区,将编制好的中国结送到桃园南路第一社区辖区内孤寡老人、军人军烈属、残障人士手中,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特殊居民的关爱。
旨在传承传统结艺文化,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传统动手项目的学习渴求, “中国结课堂”将面向太原市所有社区开放,欢迎预约参与。咨询预约电话:0351—878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