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充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火山岩标本及种类,向广大观众展示第四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的一片珍贵遗产,黑龙江省博物馆于2013年6月26日派专业人员赴五大连池风景区采集火山岩。通过与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宣传部、国土监察厅的积极有效沟通,历时11天,在老黑山、火烧山两地完成了本次采集工作。
本次黑龙江省博物馆采集火山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且抵达五大连池风景区后连续几天降雨。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惧辛苦,抢时间,赶进度,一方面组织人员采集,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装载运输回馆,每日工作时间均达到10小时以上。这种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当地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赞扬与欣赏,并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虽然工作环境较辛苦,但此次采集成果非常喜人,共采集火山岩350余吨,1200余块。它们姿态万千、品种繁多,包括熔岩球、火山砾、火山岩石板、浮石、绳状熔岩、翻花熔岩、爬虫熔岩、结壳状熔岩、木排状熔岩、熔岩钟乳、喷气锥迭片、喷气锥外壁、集块岩、熔岩饼、喷气碟老期火山岩等。
喷气锥、喷气碟全球罕见,目前仅在印度洋留尼旺火山区和内蒙达里火山群还有发现,但数量极少,发育不全。而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喷气锥达1500余座,喷气碟达数千座,保存完好,形态如初。喷气碟是喷气锥的雏形,它们是火山微地貌中的顶级珍品,属中国独有,是世界地质遗产。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采集喷气锥过程中为保证其完整性,巧妙利用人力与机械,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采用了地板膜包装捆绑法,最后将这些珍贵的火山岩丝毫无损地运回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这为日后展示、研究这些火山岩珍品打下了基础。
运输回馆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分类、整理火山岩工作中,并于2013年8月27日隆重推出了《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岩特展》,展览不仅从美观实用的角度出发,更在地质科学方面把握了其准确性。黑龙江省博物馆坚信,作为免费开放的宣教平台和载体、科学文化传播的窗口,博物馆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观赏、游览的最佳去处,同时也是普及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
(黑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