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辽宁省博物馆的展厅内摩肩擦踵,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纷纷走进艺术殿堂欣赏文化大餐。据统计,黄金周期间日均观众流量达5000余人,仅10月1日——6日参观人数就达到3万人次。
辛酸苦累都值得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记者看到前台的工作人员紧张而忙碌,不停地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寄存包裹,同时还为大家提供免费租借语音导览的服务,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是一年中旅游参观的高潮时节,很多观众选择来到博物馆,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美洲的风土人情,欣赏中西方艺术珍宝,因为高质量的展览同时展出,很多观众是早上就进馆,一直到晚上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大家纷纷表示辽博的展览一年比一年更精彩,希望今后能办出更多好的展览为百姓服好务。
展厅观众奇遇记
走进“翰墨撷英——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画精品特展”的展厅,让我们意外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朋友正在欣赏《簪花侍女图》,他用夹生的中文告诉我们他很喜欢中国的书画,觉得很beautiful(漂亮),竖起大拇指说这些书画大家很了不起,他本人也正在学书法,希望练就一手好字,回国后把中国的文化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旁边同行的翻译也跟我们讲,其实真正的文化交流应该始于民间,应该靠普通民众的力量,这才是文化交流的目的地。“博粹臻艺——中西方珍宝艺术展”的展厅内一位93岁的老人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老人家用含混不清的语言跟我们讲诉了她所经历的那个年代看到的人和物,对展览中的“透雕云龙纹象牙球”赞不绝口,无论是选料、雕工、造型、创意都完美得天衣无缝,高度地展现了中国明清时期象牙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水平,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老人家的孙媳妇跟我们讲,陪老人出来走走看看展览比外出旅游要方便的多,而且可以全家一起长知识更是难得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用真诚传递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的讲解员告诉我们,今年国庆节的观众和旅行团队特别多,平均一天下来要讲12场左右,每隔半个小时就要讲解一场,每次讲解观众都围得水泄不通,面对如此高频繁重的讲解任务,大家咬咬牙关硬是挺了下来,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累些,但是看到观众满意的笑脸大家觉得心里是满满的充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人关注辽博,热爱传统文化,真正让百姓感受到文化共享的硕果,让公益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