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大地十亿年”展览开展

发布日期:2013-10-11

浙江自然博物馆经过一年多的策划、标本采集、资料准备和精心布展,“浙江大地十亿年”展览已于2013.9.28开展。展览分5大单元,通过200余件岩石、矿物及地质构造标本,100余件古生物标本,全面阐述了浙江大地十亿年的地质变迁和自然地理概况。展览将于2013.12.10结束。

一、第一次系统地反映浙江地质地理的原创性展览

浙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自然资源丰富。 我们馆85年来这是第一次从展览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浙江的地质历史、自然地理情况;《浙江大地十亿年》展览通过对地层、岩石、化石互为联系 的表述,从最早的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地层,从地球简史 到地质变迁证据,从主要矿产到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遗 迹,向观众充分展现了不同地质年代的浙江大地的变迁。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江河湖泊、气象气候 、自然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的自然地理情况。

二、重点突出展示了浙江最古老的岩石和最古老的化石

浙江最古老的岩石是龙泉的花岗闪长岩。它形成于距今约24亿~18亿年前,是一种粗粒状、斜长石含量较多、碱性长石含量较少、二氧化硅含量在56%左右、石英含量在20%以上的显晶质酸性岩浆岩,伴 生 的主要矿物有铜、铁等。 浙江最古老的化石是在江山城区附近的浙江最早的藻类化石沉积,也就是十多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八都群的叠层石化石。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沉积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如扣放的一叠碗。

三、对具有国际影响的地质遗迹进行了重点描述

十多亿年来,浙江大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地质遗迹,至201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在我国确立了十枚国际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其中4枚分别位于浙江的长兴煤山、常山黄泥塘和江山碓边,浙江是中国含金钉子最多的省份。浙江还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江山丹霞地貌 和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同时还有中生代的大量硅化木、鱼、恐龙蛋和恐龙化石,新生代的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等。这些地质遗迹本展览都进行了描述和展示。

四、对地质构造标本进行了集中展示

浙江大地有着十亿多年的历史,在这十亿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内外地质作用强烈,地 质构造复杂,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地质变迁的证据,如断裂、褶皱、擦痕、泥裂、波痕、缝 合线及玄武岩柱等,这些证据为研究浙江、了解浙江大地提供了重要信息。

五、普通地层岩石的展示意图

“浙江大地十亿年”展览大量展示了我们浙江的岩石标本,从最早的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地层各个地质历史的岩石标本都有,一是为了说明我们浙江地质历史的完整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让观众认识到岩石尽管其貌不扬但是地球是由岩石组成的,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岩石的普通性才烘托出宝石的耀眼之处,才知宝石的来之不易,才知宝石的稀少和珍贵。

六、互动中了解浙江矿产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素有“十块石头三把土”之称。展览在展示浙江主要的非金属矿产如鸡血石、 青田石、黄蜡石、 萤石 等基础上还通过互动项目使观众了解浙江的主要金属矿物的储量和分布。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