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旬阳县城区道路改造工作人员报称在其施工中发现一石刻文物,旬阳县文物管理所随即指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石刻为青石质,长112厘米、宽44.5厘米、厚5.5厘米,一侧面阳刻缠枝葡萄纹饰,雕刻工艺细腻、精湛,栩栩如生。经文物专业人员初步推断,该出土地点为原城隍庙遗址区域,石刻系城隍庙石构建。
据《洵阳县志》载:“城隍庙,在旧县城东北隅,明成化年间,知县王延龄昌建,以后屡次建善,至同治十二年改为乐楼。”90年代末,建图书馆楼和邮局住宅楼时,城隍庙被拆除。该石刻的发现,对研究旬阳县这一时期的城隍庙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近年来,旬阳县文物管理所严格按照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实施文化遗产宣传普及工程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文物法律法规“六进”宣传活动,组织在城区、文物点集中镇、学校、社区等开展流动博物馆宣传30余场次,印制并发放文物法规资料5万余册,宣传日历2万余份,连心名片5千余张。有效的提高了全县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主动保护文物的事件屡见不鲜。
(旬阳县文物管理所 文/陈世斌 图/李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