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小学生参观清水塘馆区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暑假期间,长沙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发现•清水塘”活动。本次活动特别设计印刷了2000份导览单,分为高(三至六年级)、低年级(一、二年级)两种。高年级导览单在地图之外,辅以基本介绍,让学生自我阅读了解。低年级则以图片提示贯穿整个参观过程。
入馆的小学生在导览单的带领下参观馆内各景点,根据上面提示的重点,认识馆区内的展示,回答导览单上的问题,并记录参观过程中自己的感想、发现与疑问。活动结束后带暑期实践活动纸的学生还可凭此加盖暑期社会实践公章。学生可以选择将导览单带回家,也可以将其交回博物馆咨询台。
“发现•清水塘”活动从2013年7月6日持续至8月25日。高年级导览单全部发放完毕,低年级导览单发放600余份。博物馆回收到的导览单和登记盖章的学生有四百余人。据统计,参与的学生以长沙市内小学生为主,涉及53所学校,部分外省来长的小学生也加入到了活动当中(如重庆市永川区龙安小学)。
活动受到暑期来馆的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家长们很高兴可以根据导览单给予孩子指导,和孩子一起“发现”。绝大部分参与的小学生也表示喜欢这样的活动,并且有所收获。他(她)们认为自己的参观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了解到过去的历史。在参观中他(她)们还发现了各种不同的现象与疑问,如有同学在导览单上这样写道:“为什么以前客厅要称为堂屋呢?”、“为什么毛泽东爷爷和杨开慧奶奶喝水不用饮水机而是用水缸?”、“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有没有受到日本炮兵的摧毁呢?”这些疑问是同行家长与伙伴间的交流,也是博物馆教育中应该关注的焦点。
“发现•清水塘”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与探索精神,基本全部准确完成了导览单上所提出的问题,并有自己的发现与疑惑,完成了一趟有意义的博物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