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下午,《草原古韵 塞外风情》展在新疆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继《成吉思汗--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展》后新疆博物馆引进的又一反映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文物精品展。
此次展览精选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藏100余件精品文物,其中包括历经百年仍色泽鲜艳的藏传佛教唐卡、记录内蒙古西部地区先民生活的岩画以及各类历史文物。这些美轮美奂的珍贵文物是塞外漠北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写照,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草原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非凡艺术成就。
该展在新疆博物馆展出三个月之后,将前往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博物馆进行巡回展出。
(新疆博物馆 朱虹)
三面八臂,额上有一眼,手中托化佛,持绳索、弓、金刚杵、净瓶等,她也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女性菩萨。尊胜佛母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往往组合一起,称为“长寿三尊”,成为吉祥福寿的尊像。
这是一组描绘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事迹的唐卡,释迦牟尼佛居中心,周边画其一生中的某一故事。主要如“四相图”,即画佛陀“诞生、成道、说法、涅槃”四件事。“八相图”,画佛陀“受胎、诞生、出游、逾城、降魔、成道、说法、涅槃”八件事。也有“十二相图”等等。这种佛传图也称《释迦牟尼百行图》、《释迦牟尼业迹图》,有百幅,也有一百零八幅的。在这些画传中有描绘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为菩萨时种种教化众生的事迹,称之为本生图,常见的有:“尸毗王以身贸鸽”、“月光王以头施与婆罗门”、“萨埵王子舍身饲虎”、“九色鹿王行忍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