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一首《秋蝉》道出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与季节变幻。但这些以美妙歌声点缀缤纷世界的昆虫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长的什么模样?又为什么而鸣唱呢?
7月9日,来自常州市5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鸣虫夏令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了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鸣虫特展》,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讲解员重点介绍了昆虫的声音、鸣虫的类别、鸣虫与人类的关系、鸣虫与文学艺术作品的渊源、鸣虫的保育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间还穿插详略得当的文字说明、清晰形象的实物展示、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在昆虫科普知识讲座中,自然部专业老师向小营员们系统阐述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住所和发育,为小营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鸣虫基础知识课。
本次活动常州博物馆还特邀常州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担任讲师向小营员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精灵——中华斗蟋。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知晓鸣虫文化并掌握与鸣虫相关的科普知识。活动结束以后,许多小朋友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了解了许多关于鸣虫的科普知识,感觉很有意思,如果下次还有这种学习机会,一定积极报名参加。
“小龙人”俱乐部作为常州博物馆对外宣教的窗口,创建近一年,旨在密切联系青少年观众,增进其与博物馆的友好互动往来,促进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下一步,“小龙人”俱乐部将不定期组织有益于青少年观众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趣味活动,培养青少年观众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