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广州博物馆特展又出新看点——苏六朋《羲之题扇图》

发布日期:2013-07-08

“千载家国情——广州文物瑰宝”特展自5月18日开幕以来,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游客超过八万人次。透过一件件广州文物瑰宝,使大家对广州历史文化的变迁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7月3日,特展又换上了一件新的广州文物瑰宝——苏六朋《羲之题扇图》。苏六朋(约1796—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广东顺德(今属佛山)人。清代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苏六朋最擅长人物画,内容大多取材于都市生活中百姓的市井风俗,平凡生活,以及市民喜爱的传说故事。《羲之题扇图》就是其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相传有一天,王羲之从宅第出来途经蕺山街(属今绍兴市)走上小桥,看见有位老婆婆在桥头摆小摊卖六角扇,但买的人却很少。王羲之见婆婆守着扇摊,一脸愁容,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提笔在她的扇子上各题了五个字并笑着对她说,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羲之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格。因为王羲之在当时已是著名书法大家,其价格已一字值千金。老婆婆将信将疑,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不一会儿,由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便被行人抢购一空了,老婆婆高兴得嘴巴也合不拢了。从此以后,王羲之题字时所处的这座桥就被称为“题扇桥”。此后老姥便屡屡纠缠王羲之,请再题字。王羲之出门只好躲开老婆婆,于是就有了躲婆弄。因为王羲之墨宝从不肯轻易予人,而求书者不绝于门,那位老婆婆更是纠缠不绝,王羲之不胜其烦,将笔向空中一掷,飞到了附近的一条弄内,后来此弄便叫笔飞弄。这幅画中描绘的就是其中王羲之为老婆婆题扇的片段。苏六朋笔下的人物形象逼真,或老或少或动或静,神情与心态均丝丝入扣,笔笔传神,真实描绘出社会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人物体系与衣褶的线描,清净脱俗灵动飘溢,甚具大手笔之神韵。

《羲之题扇图》将从7月3日起至7月18日特展结束,在广州博物馆专厅展览厅二号展厅展出,欢迎热爱文物,热爱书画的朋友们前来参观。

(广州博物馆 肖梦雅)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