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冯雪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隆重举行,上海市文联、作协领导,义乌市委宣传部、文联、作协领导,本市和外省市的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等100余人出席了本次纪念活动,共同缅怀了冯雪峰同志的业绩和风范。
与会者高度评价了冯雪峰同志的革命精神、道德文章,并对他在文学、政治、出版等各方面事业的成就,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当天,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的“冯雪峰与鲁迅”纪念展开幕。展览以照片、出版物、生活用品等物件展示冯雪峰与鲁迅交往的珍贵历史。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则邀请曹雷等老艺术家在鲁迅纪念馆树人堂举行了《冯雪峰诞辰110周年作品朗诵会》。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2年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创立湖畔诗社,1926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作协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和党组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冯雪峰作品有诗集《湖畔》(合作)、《雪峰的诗》,杂文集《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寓言集《雪峰寓言》,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文集《雪峰文集》等。
冯雪峰是鲁迅生前重要的友人之一,他撰写的回忆鲁迅的文章至今是鲁迅研究中基本的参考资料。1949年后,冯雪峰提议在上海建立鲁迅纪念馆并指导纪念馆的筹建工作,1958年他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注释本《鲁迅全集》,他为鲁迅的思想文化的普及与研究奠定了基础。2009年,冯雪峰家属将冯雪峰长篇小说《太平天国》手稿和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的初稿以及《鲁迅传》部分等珍贵手稿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同年3月,珍藏冯雪峰手稿等遗物的上海鲁迅纪念馆“朝华文库·雪峰专库”揭幕。
(上海鲁迅纪念馆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