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泥河陶艺第四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陈枢先生决定向黑龙江省博物馆无偿捐赠十件精美泥河陶作品。黑龙江省博物馆领导对陈枢先生的捐赠给予高度评价并为其颁发捐赠证书。
泥河陶原为土陶,可上溯至史前,距今已有五万年。土陶是一种固有文化,一种文明,一种代表着人类民俗文化史萌芽的特有产物。它是火与土结合而制成的盛水、蓄水的器皿,是人类用火艺术的一次升华,是人类智慧对矿产物的首次利用,更是人类文明象征的开始。现代的泥河陶秉承了上古传统工艺和现代人审美意识取向,其造型优美、手工捏制、匠心独具,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炼制技术难以掌握,被世人称为“黑土地上的奇葩,陶艺艺苑的骄子”。
泥河陶作品捐赠者陈枢先生,祖籍山东,1963年生于绥化,是泥河陶艺第四代传人。他创立了崭新的泥河陶艺风格,创作出“花开富贵系列”“龙运盛世系列”“人物风情系列”等充满本土特色、洋溢乡土气息的作品。“风生水起”“月下双行”“物竞天择”“皓月禅心”“华夏文明”等作品更是构思别致,意境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金蝉脱壳”“螳螂捕蝉”“绳锯木断”等作品将无形的成语故事演化成有形的艺术作品,耐人寻味,嚼有余甘。而绥化市泥河陶传统制作技艺,也被列为黑龙江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陈枢先生捐赠的《笔筒》《沧海一粟》《蟾缘》《村姑》《单耳罐》《和道》《黑土奇葩》《人格符号》《水墨丹青》《韵》十幅作品形态迥异,富有活力,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上既有夸张变形又有逼真写实,既有粗放写意又有细腻工笔,内容与形式契合得恰到好处,不但将我国北方古老的习俗、民情和厚重的黑土文化遗风展现得有声有色,同时将“形美”与“神美”表现于土陶的方寸之间,具有极强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相信,此次无偿捐赠既体现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及号召力,也丰富省博物馆馆藏精品种类,更为2013年社会无偿捐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