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中国博物馆协会章程 协会理事会 博协大事记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学习天地
  • 重大专题
    国际博物馆日 定级运行评估 “博博会”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展陈设计施工资质推介 腾博基金
  • 学术研究
    刊物征订启事 刊物征稿启事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通讯》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成为会员 会员缴费 专业培训
  • 信息速递
    协会资讯 行业资讯 协会公告 展览与活动
  • 专业委员会
  • 资源
    单位会员名录 陈列展览设计与施工资质单位 全国博物馆名录 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速递 »
  • 行业资讯
  • 协会资讯
  • 行业资讯
  • 协会公告
  • 展览与活动

“鲁迅在台港澳地区的接受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日期:2013-05-30

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主办的“鲁迅在台港澳地区的接受与传播”学术研讨会于5月17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

来自台港澳和北京、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的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研究员致辞后。陈漱渝、古远清、蔡登山、朱寿桐等学者从多视角入手就鲁迅在台港澳地区的接受和传播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

古远清在《鲁迅在当代台湾载沉载浮的历程》中指出台湾学者写的论着比过去意识形态色彩有所减弱,学术性在不断增强。然而,也出现了在“本土化思潮席卷全台湾后的20世纪末直至现在,鲁迅研究跌入低谷,再也无研究专着出现”的困境。蔡登山在《许寿裳在台湾(1946—1948)—读许寿裳日记、书信》一文中以许寿裳的日记和书信为基础,考察了许寿裳在台湾的事迹,尤其是探讨了许寿裳在台湾宣扬鲁迅的成果及其影响。陈漱渝在回顾了六次前往台湾进行学术交流的历程,也认为随着“台独”势力的活跃,“文化台独”的声浪也甚嚣尘上,所以从总体上看,台湾文化界、出版界呈现的是“本土文化热”。中国新文学研究包括鲁迅研究日趋边缘化,也没有出现象林毓生、李欧梵、王德威这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学者。另一个态势是台湾仍有几十位年青的研究者以鲁迅研究作为他们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的选题,而他们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阔,代表了台湾鲁迅研究的希望与未来。朱寿桐以《澳门当代文化与教育中的鲁迅因子》为题,全面梳理了鲁迅在澳门的影响以及研究现状。秦贤次则在《〈鲁迅日记〉中人物注释的补正与辨识》中,对《鲁迅全集》的注释进行了史料上的探讨。

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张梦阳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冰心研究会会长王炳根、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林荣等专家学者从鲁迅与台湾作家、台湾作家文本及与鲁迅的交往和台湾鲁迅研究成果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上海鲁迅纪念馆  李浩)

Copyright 2012-2023 版权所有 中国博物馆协会. 京ICP备2023019064号 技术支持: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