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欣赏一千多年前的长沙窑陶瓷,了解点彩装饰的制作方式与文化背景,动手拼凑五谷杂粮版长沙窑点彩……5月18日下午,“长沙窑点彩装饰鉴赏与制作体验”在长沙市博物馆欢乐举行。近四十名热心观众参与活动。
活动在陶瓷保管研究员的《长沙窑“点彩”装饰探秘》主题分享中开场。随后通过视频与实物让现场参与者们了解长沙窑点彩所用原料及形成原理、陶瓷作画与纸本作画区别及制作工具、长沙窑点彩产生的背景。
活动现场,唐代青釉褐绿彩联珠几何纹瓷罐、青釉褐绿点彩双系瓷罐、青釉褐色点彩瓷罐、青釉褐绿彩圈点纹瓷碾轮四件长沙窑陶瓷引发大小参与者的好奇:为什么有的表面那么粗糙,是不是还没有完成?残破的口沿是故意的么?为什么一定要装在盒子里?是做什么用的?原来那些在博物馆展厅里被无数人忽略的品相一般的展品一旦被关注起来,竟有这么多的疑问。
最激动人心的是动手制作环节。十七位小学中高年级生(不乏好几位活动当天看到海报后强烈要求加入的低年级学生)以五谷杂粮(大米、小米、黑米、芝麻、大麦茶、黄豆、绿豆、红豆)为原材料,制作长沙窑“点彩”装饰。有的线条明晰,有的构图精致,有的画面饱满,有的色彩斑斓,充分体现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创意和协作意识。小朋友们制作的“五谷杂粮版”点彩以历史上绚丽多姿的长沙窑点彩为表现对象,展现出更多活泼、灵动与立体,给现场所有参与者带来不一样的美感。
举办长沙窑“点彩”装饰鉴赏与制作活动,旨在让市民与青少年朋友近距离接触陶瓷艺术,进一步了解长沙窑装饰及其背后的文化,激发其创意与兴趣,体验博物馆的乐趣,从而亲近博物馆。
(文/刘晴贤 图/邓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