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这一有趣的数学方程式揭示:博物馆通过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保存、展示人类的丰富遗产,给当今和未来社会带来影响。上午,长沙市博物馆馆长王立华向市民举办《长沙:文物征集与记忆传承》讲座。分享博物馆文物征集经验与城市记忆传承的体会与感悟。
王立华馆长介绍了长沙市博物馆文物征集的缘起、方式、途径、成果、压力与新馆文物征集计划。
他说开展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基本职能与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也是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长沙市博物馆新馆建设的需要。2005年长沙市政府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印证各个历史时期有关实物及文字图片资料的通告》,面向全社会开展文物征集,对文物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从此长沙市博物馆开启了新一轮大型文物征集工作。在政府、民众、媒体等的支持、关注下,7年多来,共征集文物12000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0余件。并特别成立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开展了系列文物征集成果展览与教育文化活动,出版了一定科学研究成果。虽然收藏的数量可观,王立华馆长认为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博物馆的骄傲不是它拥有多少藏品,而是民众能够分享到多少记忆,博物馆应当站在一个城市记忆传承者的角度,对文物的生命与价值负责。“我们还需要妥善保管,科学保护文物,延长其生命,开展科学研究,挖掘内涵信息,向民众展示传播,尽可能发挥藏品价值。”
现场听众反响热烈,积极互动。他们为博物馆人不在文物征集工作中谋私利的职业操守喝彩,也为博物馆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记忆传承价献计献策。更有不少市民就自己的老旧生活用品提出珍藏建议与希望。
博物馆是当今与时间赛跑的记忆传承者,当今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必然面向社会的变迁,也离不开大众的参与。本次讲座是博物馆与民众共同为城市记忆传承与城市建设所做的良好沟通。